|
请点击“新昌发布”↑↑↑关注小布吧~~^_^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救火英雄孟小波?15年前的那场火,炼出了一位年轻小伙勇敢无私的心,而白驹过隙,一晃15年的时光,这位救火英雄现在又过的怎样呢?请大家阅读本文,感受这位平民英雄无悔的人生! 义,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事业。舍生取义、义薄云天、义无返顾……这些铿锵有力的词语无不诠释着“义”在汉语语境中的独特地位。古往今来,在被毛泽东称为“鉴湖越台名士乡”的绍兴,诞生过许许多多为国为民牺牲小我的“义士”。如今,在和平年代,“义”依然散见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,而最能凸显“义”的,莫过于在火魔的考验面前,那些普通人的选择,他们用刹那间的选择,诠释了“义”这一古老词汇的现代价值。 时代英雄 15年前的大年三十夜,孟小波,一个普通的新昌乡村青年,却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——当看到村里的老台门因为有人燃放鞭炮引发火灾时,他毫不犹豫地放下手里的蛋糕,冲了出去。40多分钟后,火被扑灭了,孟小波却倒在了火堆里,全身烧伤面积达37%以上,生命垂危。媒体报道了这一消息,并用随后高密度、大篇幅的系列报道,使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孟小波的高潮,社会各界捐款40多万元,孟小波的生命得以挽救。他所在的单位也承诺终身聘用他。孟小波也被作为那个时代的“英雄”而被刻入读者的记忆中。 孟小波,一位年轻人在烈火的考验面前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作出了“义”的选择,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晚他的英雄事迹。 除夕夜,一个乡村青年的选择 1999年2月15日,正是农历的除夕夜,也是新昌县镜岭镇砩头村一个普通青年孟小波的生日。万家团圆的日子,欢快的鞭炮在空气中噼里啪啦炸响,可一个意外发生了—— “‘着火了!着火了!’大年三十晚6时许,正当砩头村家家户户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时,该村的孟家老台门突然传来了惊慌的呼救声。孟家老台门是砩头村最大的木结构台门,里面住着20多户人家,还有10多间堆着柴草、农具的空房,小孩放爆竹引起的大火一旦蔓延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 “孟小波赶紧放下吃了半块的生日蛋糕,来不及脱下那件崭新的名牌西装,一口气跑了100多米,冲过孟家台门。孟小波一边大喊‘不要乱’,一边在一梁姓村民的帮助下爬到了二楼,将一脸盆一脸盆的水泼向烈火……40来分钟后,大火被扑灭了,可村民怎么也找不到孟小波,最后在一堆烧剩的柴火堆下发现了他,只见孟小波全身焦黑,惨不忍睹。” 这是媒体1999年2月22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七对这一事件的报道。 孟小波后来被送往绍兴第二医院烧伤科救治,医生诊断其烧伤面积达37%,并有吸入性损伤,随时可能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。媒体随后对孟小波进行了高密度的系列报道,前后持续两个多月,共刊发报道二三十篇,其中包括绍兴晚报1万多字的长篇通讯《雷锋式的好青年》。“我和同事分头行动,深入到村里挨家挨户访谈,采访对象达好几十人,采访本都记录了厚厚的一叠。”当年采写报道的晚报记者王家治回忆说。 媒体的报道使“救火英雄”孟小波的事迹深入人心。被他的义举感动,来自各界的爱心捐款达到了40多万元。“这在当年堪称一笔巨款。”王家治回忆,正是靠着这些社会捐款,孟小波被抢救过来,并在绍兴第二医院、上海第九医院接受烧伤治疗及植皮手术。 两年后,身体康复的孟小波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。他当年的工作单位——万丰奥特集团承诺,不论他身体状况如何,会终生聘用他。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。 15年过去了,当年的“英雄”今何在? 日前,记者辗转打听到,孟小波现在在“万丰奥特”下属的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担任统计工作,同事们都很关心他。因为还是单身,他一直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里,天天过着上班、下班的有规律的生活。离开了众人的注视,孟小波的生活早已回归平常。 但烧伤留下的伤疤损毁了他的容貌,孟小波仍避免见人,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。上周五,当记者联系上他,他的第一句话就是“谢谢你们,靠你们的帮助,我才能活下来”。 他没有抱怨,“我算幸运的,还能救过来,如果没有社会上这么多人的帮助,我可能早就过世了。” 问他后悔吗?他顿了一下,轻轻地说,“后悔也过去了嘛,去的时候也想不到会这样。”当年放鞭炮引发火灾的人他经常见到,对方后来也跟他道过歉,他说,不怪他,“他也不是故意的”。 他说,政府一直没有忘记他,绍兴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经常来看他,消防部门每年都派人来探望他,他只是道谢,“感谢社会还记得我”。 |